书记、校长信箱 信息门户 图书馆 科技查新 邮箱系统 VI系统 网上党校 教育在线 信息公开 English 旧版入口

学术动态

放射学院本科生在非小细胞肺癌与脑代谢因果关联的全身PET影像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发布日期:2025-05-22

非小细胞肺癌与脑代谢因果关联的全身PET影像研究流程图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放射学院2021级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钟天正在非小细胞肺癌与脑代谢因果关联的全身PET影像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非小细胞肺癌与脑代谢因果关联的全身PET影像研究(Directional interactions from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o brain glucose metabolism revealed by total-body PET imaging)”为题,于2025年4月28日在线发表于《欧洲核医学与分子影像》(European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杂志,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7/s00259-025-07324-w。

既往研究表明,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高的脑转移倾向,约20%的患者会发展为脑转移瘤。传统研究多聚焦于转移后的影像评估与治疗,但对肺癌进展过程中脑代谢的早期变化及其因果机制知之甚少。本文利用全身PET/CT技术对脑代谢数据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创新性地构建了基于TNM分期的“伪时间序列”来模拟肺癌进展,并采用因果代谢协方差网络(CaMCN),结合Granger因果分析,发现非小细胞肺癌的进展会导致特定脑区(解剖“分水岭区域”、后颅窝区域、以及额叶、颞叶、枕叶灰白质交界处)的葡萄糖代谢变化。这些区域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高发部位高度重合。肺癌原发灶的代谢活性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升高也与特定脑区的葡萄糖代谢变化存在显著因果关系,揭示了肺癌全身性效应与脑功能异常的潜在联系。

该研究首次通过全身PET成像与因果分析技术,揭示非小细胞肺癌进展对脑代谢的定向调控机制。发现的因果关联脑区不仅为肺癌-脑相互作用提供了病理生理学证据,更可能成为早期预测脑转移的影像生物标志物。

本研究获得了山东省泰山学者工程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供稿:放射学院 科研部

版权所有: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鲁ICP备19027497号-1        鲁公网安备 37099202000084号

总值班室电话:0531-5955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