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学生国际胜任力,拓宽学生国际视野,2025年暑期,校(院)选派四十名学生分别赴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韩国圆光大学、澳门大学参加暑期访学项目。从联合国万国宫前猎猎飘扬的旗帜到充满学术氛围的美国大学校园,再从英国底蕴深厚的学术殿堂到新加坡创新涌动的科技园区,校(院)学子在世界各地多所顶尖学府留下了青春的足迹。
国际组织(瑞士、丹麦):洞察国际事务,培育全球视野
在联合国全球医疗与公共卫生实训项目中,学生有幸聆听并参与了来自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劳工组织、联合国难民署等国际组织官员的学术讲座。学生通过深入学习,不仅掌握了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事务处理的高效方法与谈判技巧,更在联合国知名外交官及学者的引领下,借助讲座与游戏相结合的独特形式,了解了这些国际组织的创办历史以及其在当今国际社会中肩负的重大使命,深刻领悟到国际合作、共同发展、协同共生、和谐共赢对于全球发展的重要意义。

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学术与实践并重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暑期学术专业课程涵盖了医学、语言、艺术、计算机等多个领域。在英语课程中,通过师生交流互动和阅读实践,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学习公共健康课程,学生不仅深入了解了相关疾病的公共卫生知识,还切实提高了数据分析能力,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聚焦药学前沿,激发创新活力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药学院的ITPS项目,聚焦药物研发、纳米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K/PD)、膜转运体等领域。学生有机会与来自美国顶尖药学院的教授近距离接触,在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深入探索现代药物和疫苗相关的前沿研究与创新技术。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全面掌握了PK/PD模型在剂量设计、特殊人群用药调整中的应用,深刻理解了膜转运体对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等过程所发挥的作用。

剑桥大学:导师制引领,探索医学前沿
剑桥大学导师制科研学术项目中的Medicine模块,凭借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鲜明的跨学科特色,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课程注重科研思维与实践训练,学生在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及病例研究中积累了宝贵经验。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模块围绕人类学和社会学展开深入探讨,实现跨学科融合。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涉及人文社科原理、当代思潮和社会问题、社会学研究方法和工具以及社会发展问题等多个方面。同时,项目结合实地参访和学术讲座,让大家近距离领略了剑桥科研的独特魅力,也在跨文化交流中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牛津大学:跨学科融合,体验英伦风情
牛津大学跨学科学术项目—医学专项,课程内容覆盖医学、生物科技、演讲、社交礼仪等,从学术理论到实践体验,全方位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边界与国际视野。课程安排巧妙地将学术授课与实地探访相结合,每日活动紧凑有序,将学术能力提升与英伦文化体验深度融合。在讲座与实践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科研素养得以提升。

曼彻斯特大学:生物医学探索,领略英伦风光
曼彻斯特大学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部暑期项目的生物医学模块,聚焦癌症生物学、神经科学、酶动力学等前沿领域。课程以“理论+实操”为核心,导师指导实验,助教全程协助,并搭配明星讲座与科学传播工作坊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在最后的海报比赛环节,校(院)学子的海报被评为最佳海报,为这段“学术+文化”的青春探索之旅画上了圆满句号。

新加坡国立大学:人工智能赋能公共卫生,创新引领未来医疗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学生们围绕人工智能+公共事业卫生管理进行了深入学习,教授们通过精彩的案例分析和切身实地的经历分享引导学生思考当下人工智能如何应用于公共卫生事业医疗系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大家还参加了跨文化交流活动,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共同探讨AI技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差异与共性。

韩国圆光大学:首次互派交流,增进中韩友谊
校(院)与韩国圆光大学首次互派学生开展夏令营活动。学生们参加了圆光大学安排的一系列活动,涵盖医学专业课程学习、临床见习、医学文化体验及跨文化交流沙龙等。在医学专业课堂上,学生们体验了从精准医学到传统医学的传承与创新;在圆光大学附属医院,近距离观察了韩国医疗团队协作模式。在文化体验环节,大家探访了韩国医学博物馆,参加了民俗活动,体会了韩国的人文风情,促进了中韩文化的理解与互鉴。

澳门大学:聚焦医学前沿,启迪跨学科思维
在澳门大学,以医学与生命科学为主题的课堂上,教授通过生动的病例讲解和前沿研究介绍,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医学技术在疾病治疗与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与挑战。在帕金森课程中,展示了最新的脑机接口治疗手段,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神经科学与工程学交叉带来的临床突破。中西医结合课程则让大家从不同角度了解了疾病的诊治理念,启发了跨学科融合的思维。在干细胞研究部分,教授重点介绍了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的最新进展,这一领域的巨大突破为再生医学与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实验室参观和专题研讨,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到了生命科学最前沿的实际应用。

2025年暑期,校(院)组织的出国(境)访学项目所覆盖的国家和地区范围之广、院校数量之多,均为近年来之最。学生们通过出国(境)访学交流,不仅在专业知识上取得了显著进步,还提升了科研能力,开阔了国际视野。未来,校(院)将继续加强与世界各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国际交流机会,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共同推动全球医学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供稿:对外合作交流部 通讯员: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