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接诊一位从无锡赶来的患者,他自述20多年前误吸了一枚“口哨”,当时就诊于当地医院未取出,之后的几年时间,时不时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的情况,就诊多家三甲医院但是仍未取出异物,经抗感染治疗后未再发热,临床症状改善,便未再进行特殊处理。2024年12月患者再次出现咳嗽、咳痰伴气短的情况,行胸部正位片示:左下肺阴影。患者考虑是不是那枚口哨在作怪?于是在网上查阅各种资料,最终决定不远千里来到第三附属医院治疗。
入院后立即给予患者完善术前检查及胸部增强CT、支气管动脉CTA等协助诊疗及评估病变情况。并由主任医师龙飞主持术前讨论,因异物存在患者体内时间过长,患者正常气管支气管解剖结构有被破坏的可能,种种一系列问题均加大了异物取出的难度,结合患者增强影像片子以及以往异物取出的经验,最终制定周密手术计划,在全身麻醉下行气管镜检查。
术中可见左主距离隆突约2CM处见孔隙样膜状狭窄,气管镜不能探入,孔隙周围粘膜可见瘢痕,予以激光切割、球囊扩张后,远端探入,左下基底段针尖样孔隙,周围瘢痕挛缩。继续激光切割、球囊扩张,远端大量分泌物涌出,充分吸引,活检钳清理后可见远端基底段管型异物。相继活检钳、异物钳、四爪钳钳夹联合冷冻冻取,未能取出,异物松动。再次激光清理管腔周围瘢痕,球囊探入至管型异物管腔内,加压至合适压力后左右松动,最终将这枚潜藏在气管深处的“口哨”取出。
术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恢复良好,未再发热,呼吸明显感觉顺畅多了,科室医护人员把取出的“口哨”贴心地装在一个小瓶子内送给患者留作纪念,患者看着取出的“童年记忆”,激动地竖起来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