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青团中央权益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艾滋病防治协会高校艾滋病防治分会承办的“美好青春我做主”——2022年红丝带青春校园行活动走进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济南市...
6月22日,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召开,会上宣读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21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对获得2021年度山东省科技奖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进行表彰奖励。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共获得15项,获奖数量再创新高。其中,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项;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校(院)连续11年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以上奖励。校(院)党委委员、副校(院)长张福仁教授受邀...
6月21日晚,“齐鲁时代楷模”白晓卉先进事迹发布,省委宣传部追授白晓卉同志“齐鲁时代楷模”称号。副省长孙继业出席发布仪式并颁奖,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播电视台有关领导及校(院)党委副书记吕晓黎参加发布仪式。白晓卉同志生前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副主任、主任技师、研究员。2022年3月20日,在支援威海疫情处置省...
6月13日至18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承办的2022年度山东省学校卫生保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济南)活动在济南主校区举办,校(院)党委委员、副校(院)长张贤雷,省教育厅、济南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负责同志出席开幕式。张贤雷指出,加强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校(院)将充分发挥医学院校专业优势,开展符合“新时代学校卫生...
6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校(院)长陆林走进“山一大通识大讲堂”,以“现代医学模式的变革与进步”为题,为广大师生全方位多角度解读现代医学变革与进步。校(院)党委书记韩金祥出席活动,副校(院)长刘传勇主持报告会。陆林院士从医学发展现状谈起,分析了当前全球人口预期寿命增加所带来的相关精神和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现代医学模式下疾病与健康的关系,科学分析并指出未来医学的发...
近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了《关于开展2022年度山东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岗位招收工作的通知》,2022年全省共设立“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岗位(以下简称博新岗位)138个。校(院)共获批5个博新岗位,包括依托校(院)博士后工作站申报的肿瘤基础研究博新岗位、生物医学科学博新岗位,依托附属省立医院博士后工作站申报的智能医学技术博新岗位、医学成像和定量分析博新岗位,以及依托附属中心医院博士后工作...
6月16日,校(院)举办2022年校园情景剧大赛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闭幕式。党委委员、副校(院)长李栋出席活动并讲话。校园情景剧大赛通过初赛选拔,共有4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决赛邀请山东农业大学、泰山学院专家,校(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特聘专家担任评委。参赛选手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心灵盛宴,借助精彩的剧目表演,帮助同学们重新认知疫情下的勇敢与坚持、学习过程中的拼搏与执着、人际交往中的感恩与理解、亲...
6月17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2022年第一次会议在济南主校区召开。校(院)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陆林院士主持会议,副校(院)长、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刘传勇、马鲁豫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共26人参加会议。会上,副校(院)长刘传勇宣读了第二届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会议分别听取了教务部和国际教育学院关于2022届第一批普通本科毕业生和留学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初审情况的汇...
6月15日,“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省直机关团员青年喜迎党的二十大文艺汇演在山东剧院隆重举行,校(院)编排的情景剧《爱卉永远》入选表演曲目。校(院)党委副书记吕晓黎参加活动并看望慰问演职人员。吕晓黎对演员们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她表示,大家通过情景表演的形式,生动再现了白晓卉同志的感人事迹,深刻诠释了“自强不息”的山一大精神,让现场观众为之感动和震撼。她要求,要在现有故事基础上,继续深入挖掘,用心用...
6月15日,校(院)举行2022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出征仪式,党委委员、副校(院)长李栋出席仪式并讲话。2022年,校(院)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踊跃报名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经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心理测评、综合考察、团省委审核、体检公示等环节选拔,共有15名毕业生成功入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即将分赴西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西、青海、四川等地基层开展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李栋为...